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鄭永年老師的《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是認真研究中國國情人仕在書櫃中的不可或缺的書。無可否認,現時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之前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出任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鄭老師能夠游走於海外各間大學,在海外中國研究由老外充斥的圈子中,可以說是一個異數。擦鞋的講完,鄭老師寫的東西雖然仍然是學術性,但是他在香港信報﹑星加坡聯合早報的專欄卻是學術之餘,對時政﹑對政局﹑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極為深入的分析﹑又反映出作者對國家發展的擔憂,展現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真正高尚情操。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是鄭永年老師近年來在報章﹑在公開場合中的文章﹑言論的結集。當中篇篇都有真知灼見,絕無冷場。筆者選幾篇與香港的聽眾/讀者關心和大家分享。譬如︰在“政治改革與中國國家建設”中“一章中,提到有關國家民主化和中國民族主義之間的取捨。鄭永年提出幾個觀測和總結了幾個原則︰首先︰有海外的權威實證研究顯示民族主義同民主化不單可以並行不悖,甚至有互動。譬如︰民族主義的力量比較能夠集中力量建設國家。支持民主的朋友可能認為,國家建設?豈非要讓政治自由﹑個人自由給予國家和政府?且慢;國家建設在學術界的意思,和政治宣傳﹑以至大家心目中哪種—“毛澤東“式﹑”大躍進“計劃經濟型的建設是兩碼子的事。

在“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經驗”中,鄭老師就解釋了幾個原則,例如︰社會政治秩序不可缺失,國際資本在社會失序的情況下,是不會進入中國。沒有FDI,遑論經濟發展。用菲律賓做例子,沒有社會政治秩序,表徵是公共行政制度大崩壞,貪污嚴重﹑官僚主義﹑政府法令無效﹑沒有解決危機的能力等等,外國人連旅行不會去,美國人不會因為菲律賓是民主國﹑講英文而在馬尼拉開舖做生意請人,最後的結局是菲國人要離鄉別去別國打工。沒有基本的政府能力,有民主是不可恃的,當火車﹑巴士不能準時定期送大家上班回家﹑警察未能及時解困﹑醫院不能及時治療死傷者,這個是香港政制可能沒有民主﹑但仍然可以引以為傲的優越制度︰政府的執行能力。這本書,我誠意向每個香港人﹑以至犯了民主幼稚病的人強力推薦。
(星島日報 9.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