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中日結盟?可惜人類宿醉的時候往往比清醒的時候長得多.....








中日結盟?﹗

大家沒有眼花中國和日本是應該結盟,從東亞戰略及地緣政治﹑歷史問題﹑文化﹑意識形態等客觀因素,都說明北京和東京是天生的政治﹑經濟﹑軍事的好搭擋。在冷戰已經結束近廿年﹑二次大戰結束近四分三個世紀,兩國的交戰歷史不應該成為兩個東亞大國在廿一世紀謀求長遠發展的羈絆。

東亞戰略及地緣政治

中華民族在十八世紀開始,外敵主要是海上而來,從倭寇﹑英人﹑八國聯軍﹑以至日本皇軍甚至現時的美國。日本﹑韓國﹑台灣都是中國近代外敵進入中國內陸的不沉航空母艦。在現時的戰略格局,要中部崛起﹑西部開發,一定要穩住東部沿海地區,日韓台海域再加上南海緊張,對中國海防有沉重負擔。就算中國國庫和老百姓能承擔三支航空母艦群,拱衛京津﹑滬寧﹑港地區,要守的代價同效益似乎不成比例,莫講還要兼顧台灣﹑東海﹑南沙﹑西沙。在現時美國海軍再加上日本的海空實力,藍海戰略幾成泡影,代價亦相當大。當年李鴻章海防派和左宗棠的彊防派的辯論,結果是中法﹑中日海戰,大清大敗而回,反觀彊防派起碼穩住了中國的大後方﹑打壓了沙俄﹑英國對彊藏的野心,有分析指今日中國版圖仍然是一張塊海棠葉,中國人要多謝左宗棠。況且,從現實政治出發,東亞周邊的真正朋友,大家心知肚明,平壤有反骨﹑河內對著幹﹑日韓菲有美國撐腰﹑還有不知何時統一的台灣地區。

歷史問題

歷史問題指大國崛起的歷史,Paul Kennedy看大國崛起分析了荷蘭﹑英國衰亡,是沒有龐大的腹地讓國家經濟以至軍事進一步發展,龐大的國土讓國家有軍事布局有迴旋餘地,看觀抗日時國民政府在重慶苟延殘喘,亦可以敗部復活。再者,近百年的西方稱霸的歷史,更說明中日無條件不結盟,Andrew Roberts 分析英語世界下的美英結盟的任何一場戰爭,從未輸過,這個是實證。歷史亦證明國際政治沒有永遠敵人,最好的例子是美英;英國是美國前宗主國,唯一曾經佔領華盛頓﹑火燒國會﹑白宮既不是德國人﹑日本人或者蘇聯人,而是英國人(1814),兩國理應有深仇大恨,但是經過近一世紀的和解,經歷一戰﹑二戰﹑冷戰﹑兩次伊戰﹑反恐,還有其他看不到的政經﹑外交﹑情報的合作,美英仇人成為鐵桿子拍檔。現時英國不可以沒有美國(看觀1952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沒有美國,英法單獨行動即時不行)。同樣,英法亦有類似的所謂歷史問題,經過不只一個世紀,而是差不多上千年的鬥爭(聖女貞德﹑拿破崙的例子可以隨手沾來),在1904年兩國簽訂友好協議,在一戰﹑二戰站在勝利的一方。

文化﹑意識形態

英國不可以沒有美國,日本不可以沒有中國(中國可以沒有日本這個朋友,但交惡則有老美支持,美國擔心的是中日大和解)。文化和意識形態上,中日其實都是東亞中心腹地起源(The East Asian Heartland)的文化,Lucian Pye指大家都是家長權威模式﹑Samuel Huntington指同屬泛儒家文明。舉一個實例,一九八九年六四後,西方向中國大陸實施制裁,大家對比一下日本和澳洲﹑日本和法國對中國實施的制裁力度和措施,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毛主席喜歡日本人。再者,從現今中國政府統治精英的想法,日本正是偽民主的良好示範,戰犯做首相﹑五五體制﹑反對派長期在野,不正合口味嗎?在最少的機會成本下達至政治民主化。在理性分析下中日應該結盟,可惜人類宿醉的時候往往比清醒的時候長得多。

(Singtao 10 October 2010)